
麵包是我們在香港常常吃的方便早餐選擇之一。對於想吃的麵包你們,又有沒有了解過它背後的營養價值呢?事實上,牛角包、港式麵包和其他五花八門的麵包,含有較多油脂、糖分及精緻澱粉,常被視為非健康食品,存在熱量陷阱。
麵包是我們在香港常常吃的方便早餐選擇之一。對於想吃的麵包你們,又有沒有了解過它背後的營養價值呢?事實上,牛角包、港式麵包和其他五花八門的麵包,含有較多油脂、糖分及精緻澱粉,常被視為非健康食品,存在熱量陷阱。
各位爸爸媽媽、上班族,是不是常常煩惱帶飯的餸菜呢?即使是早上才煮的飯盒,到了午餐加熱後打開卻發現蔬菜變黃、飯菜走味,整個食慾都沒了?別擔心!今天要來分享五種適合隔夜、反翻加熱又營養的帶飯食材,讓小朋友上課有活力,上班族更有精神!
每逢夏日都可能會聽到新聞提起「荔枝病」,在小孩的身上比較容易誘發,其實就是吃多了荔枝會容易引發急性低血糖反應。今次就來為大家剖析這種水果的營養價值及進食陷阱。
夏日炎炎,想必大家(包括我自己),也需要吃一些冰涼的食物來降溫!這次就想來跟大家討論一下雪糕的營養價值,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雪糕。以下主要以雪糕(Ice Cream)、意式雪糕(Gelato)和雪葩(Sorbet)作為分類,它們在成分、口感和營養價值上有很大的差異。你知道它們如何分辨嗎?
在備孕過程中,「食物能否幫助受孕」是許多夫妻關注的焦點。伴隨著生育壓力的增加與健康意識的提升,大家也開始關注飲食對受孕的影響。以下介紹一些關鍵的營養提示來幫助提升生育能力和受孕能力。
最近龍蝦湯又興起了熱潮,今次就一起跟上熱潮,煮一個簡單又有營養的龍蝦汁蜆肉意粉。它結合了濃郁的龍蝦湯以及鮮味的蜆肉,即使利用其他海鮮都是十分配合的。龍蝦汁是由龍蝦開始煮,不但花時間更比較花費,而用市面上可買到的龍蝦汁粉又可能擔心味料太重的話,罐裝龍蝦湯就是最中庸之道的方法了。
近日有新聞指在巴西一名男子每天都會至少喝 3 公升可樂,導致嚴重腎結石。雖然以可樂代水的情況不常見,但作為營養師亦希望藉以提醒大家,飲用汽水可能對健康有以下的風險⋯
今天要來聊聊自助餐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美食天堂,每次走進自助餐廳,看到琳瑯滿目的美食,是不是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可以盡情享用各種美味又不限量,擔心的是吃完後會重很多,讓你想哭。別擔心,讓我來跟你說說如何在自助餐中吃得開心又健康!
端午節又到了!粽子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甜粽、鹹粽和鹼水粽等,而且不同地區的粽子在材料和包法上各有特色。大家喜歡吃哪一款粽子呢?以下列出 5 款粽的營養成分表,讓大家好好參考當中的熱量、脂肪及糖含量,了解精明的健康選擇。
多喝水一直被認為是健康生活的基本要素,不少人更追求各種喝水減肥法,如「53535 減肥法」、「8 杯水減肥法」等。究竟這些方法是否有效?喝水時機是否重要?茶、咖啡等飲品能完全替代水嗎?本文將由營養專家為您解析喝水與健康減重的關係,破解常見迷思。
最近好多客人問我:「營養師啊,透明質酸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又一個被炒作的美容智商稅?」 甚至連身邊朋友及家人都會問:「同事說吃透明質酸皮膚會變好,更有彈性,我要不要也買來試試?」好吧!今天就用最簡易的方式,來聊聊這個紅遍保養界,包括內外都需要的透明質酸,到底值不值得花錢買呢?
林俊傑最近來港開演唱會,提起他就會想起《豆漿油條》。事實上,早餐喝豆漿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油條(即是油炸鬼)就可免則免了。推介一些低熱量卻飽足感滿滿的中式早餐提案給大家,要小心一些偽健康的高熱量地雷!
在現代飲食環境中,「隱形鹽」無所不在,長期高鹽飲食不僅增加未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更會影響兒童的味覺發展,形成「愈鹹愈想吃」的惡性循環。根據 WHO 建議兒童每日鈉分上限,1 歲內不需要鹽的額外攝取;1 – 3 歲每日少於 800 毫克鈉;4 – 6 歲每日少於 1200 毫克鈉;7 – 10 歲每日少於約 2000 毫克鈉; 11 歲以上則每日少於 2400 毫克鈉。
為響應全球健康與永續飲食趨勢,中國營養學會自 2015 年起將每年 5 月的第三個星期定為「全民營養周」,旨在推動公眾建立科學的飲食觀念。核心倡議之一,是鼓勵民眾以植物性蛋白質,部分取代動物性蛋白質。此舉不僅符合營養學研究的科學證據,更有助於促進個人健康與環境永續發展。
口水雞是四川的經典菜色,通常是白斬雞肉加上麻香的麻辣汁,由多種辛香料調製而成的醬汁令人想到就口水直流,因此就命名為口水雞。而口水雞的醬汁由大量的花椒以及辣油製成,由於醬汁就較為油膩,今次的食譜就減少了使用的油分,但風味一樣同時更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