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 WhatsApp 營養師 Kathy 預約!

2025年文章 - 家營營養中心

2025年文章

有網友發文稱年邁母親在凍肉舖疑購入合成肉,指肉質冇彈性、狀態如啫喱。事件引發議論,究竟商販若不誠實,消費者可以怎樣分辨所買的肉是否合成肉,《東呼即應》邀請專家拆解。有專家教路可從肉的顏色、紋理來分辨,又指坊間有人稱合成肉以「膠水」製作,只是方便大眾理解的說法,實際用濃稠劑、糊化劑、蛋白酶將肉黏合。營養師則提醒,合成肉一般較鹹及高脂,有腎臟問題或想減肥人士應避免食用。由於合成肉由不同肉類組成,製作過程中或有細菌感染,建議要把肉煮熟。

近期有新聞指湖北武漢一名男子為了減肥,每天堅持走 1 萬步和戒喝奶茶,但是 2 個月後不僅未能減輕體重,反而增加了 1.5 公斤。其實背後有些不為意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令他的體重不減反增。

最近發現市面上出現不少輔酶 Q10 的營養補充品,聲稱能夠有助於改善高血壓、增強免疫系統、降低膽固醇等功用,看起來作用非常多。但到底有多可信?輔酶 Q10 真正的作用是什麼?什麼人士不適宜進食呢?Yahoo Food 找來「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謝施敏 (Kirby)為大家解析輔酶 Q10 功效、食用份量,以及食用輔酶 Q10 需要留意的地方,再教大家怎麼從食物中攝取輔酶 Q10!感興趣不妨繼續看下去吧!

麵包是許多人早餐的首選,但成分表中密密麻麻的添加劑名稱,常讓家長擔心是否會影響孩子健康,甚至傳出「防腐劑導致兒童注意力不足」的說法。今次找來認可營養師謝施敏為大家解析麵包添加劑的迷思,並提醒家長選購時需特別留意這一編號,讓孩子吃得安心又健康!

你是否經常覺得身體被抽乾力氣?做什麼事情都很疲倦?這種反應有機會是身體正在發出缺乏維他命 B 雜的信號。維他命 B 雜是營養素中的重要成分,又稱為「維生素B群」,是一組水溶性維他命的總稱,包括 B1、B2、B3、B5、B6、B7、B9 和 B12等。

隨著年齡增長,鈣質會慢慢流失,而不少人都會選擇進食鈣片補充體內鈣質吸收。但網上好多傳言都令大家對鈣片好處及副作用存在種種的疑雲,到底鈣片最好什麼時候食?不能與什麼營養素一起進食?食太多是否會有結石?今次 Yahoo Food 請來「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謝施敏 (Kirby)一一解構鈣片好處及功效,再教大家如何進食最有效!

如何定義白肉及紅肉?由於家畜類如豬、牛、羊,所含肌紅蛋白比白肉多,所以都屬於紅肉;而家禽類如雞、鴨、鵝及魚類,則屬於白肉。根據美國農業部指出,鴨、鵝屬於家禽類,被稱為白肉,不過它們能夠飛行,有更多紅血球帶氧氣到胸部,令胸部有更多肌紅蛋白;而雞則以行走為主,令腿部有更多肌紅蛋白,因此家畜類的雞、鴨、鵝雖是白肉,但富含肌紅蛋白的鴨胸、鵝胸和雞腿則可被稱為紅肉。

在現代飲食環境中,「隱形鹽」無所不在,長期高鹽飲食不僅增加未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更會影響兒童的味覺發展,形成「愈鹹愈想吃」的惡性循環。根據 WHO 建議兒童每日鈉分上限,1 歲內不需要鹽的額外攝取;1 – 3歲每日少於 800 毫克鈉;4 – 6 歲每日少於 1200 毫克鈉;7 – 10 歲每日少於約 2000 毫克鈉; 11 歲以上則每日少於 2400 毫克鈉。

食素的風氣愈來愈流行,當父母選擇食素,自然也希望子女也一同食素。不過,到底處於身體成長、發育關鍵期的兒童、青少年也適合食素嗎?如果選擇食素又應該怎樣選擇食材?認可營養師張穎心 (Stephanie) 為此解答疑難。

這是一道清爽且營養豐富的涼拌菜,結合了多種食材的風味和口感,不僅美味可口,還對健康有多重益處。這道菜主要由黃豆芽、黑木耳、紅蘿蔔和牛柏葉組成,搭配韓式的泡菜汁以及日式的鰹魚汁,就可簡單完成調味,十分方便。

最近在流行的「234 減肥法」,是一位台灣營養師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飲食建議為基準,而設計出來的飲食安排,以每餐攝入 500 卡路里為原則,並且攝取的營養比例為:蛋白質佔 25%、澱粉佔 35%、脂肪佔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