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間對於 果仁 有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果仁含有大量脂肪,是減肥人士的敵人;亦有人說果仁可以幫助減肥,對身體非常有益,故此應多吃。究竟誰對誰錯呢?
坊間對於 果仁 有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果仁含有大量脂肪,是減肥人士的敵人;亦有人說果仁可以幫助減肥,對身體非常有益,故此應多吃。究竟誰對誰錯呢?
近年不少人愛自製健康零食,食物風乾機是許多 OL 的首選工具。將士多啤梨、蘋果、橙等生果切片風乾,製成水果乾,隨手抓一把便是零食。不過,有營養師提醒,水果乾果糖濃縮,因片裝零食體積細小,食多了也不為意,以 100 克提子乾為例,熱量已超過新鮮提子的3倍。
消委會在最新一份報告中,測試市面上 60 款常見的食油樣本,發現當中 41 款含塑化劑、42 款含有毒污染物氯丙二醇(3 – MCPD)及 46 款有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Glycidol)。 測試樣本包括花生油、粟米油、芥花籽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及調和油等,究竟每款油的成份及用途有何不同?除要留意有否含污染物外,市民該如何選擇?
有時壓力大,特別想食野 ?
食朱古力係咪可以減壓?
有冇咩食物健康得黎又可以有助減壓?
不少女性都受經痛問題困擾,甚至有部份人痛到不能正常工作,需食止痛藥才可上班、上學。以下有數個小貼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西蘭花又稱為「超級蔬菜」,屬十字花科目。西蘭花的營養價值非常全面,礦物質如鐵、鈣、鏻等含量比同科目的品種為高,而最廣為人知的是西蘭花含有豐富維他命 C,比番茄還高四倍。維他命 C 的功效非常多:有抗氧化作用,減低細胞衰老的情況,同時亦可增強免疫力,及協助膠原蛋白的製造,是一種人體必須的微營養素。
「家營營養中心」的認可營養師吳瀟娜(Lillian)表示,當有壓力的時候,身體會發出心跳加速、掌心冒汗、頭痛、失眠等警號,飲食方面,可透過攝取適當的營養素而減壓。
水都有軟硬之分?
咁我哋平時飲緊嘅係軟水定硬水呢? 聽下Lillian營養師點講~
總是忘東忘西嗎?原來健忘的人更聰明!多倫多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大腦會選擇忘記不重要的事,騰出來空間記下更重要或需要更大腦容量的事情。負責此研究的教授 Blake Richards 表示,記憶的真正功能是讓我們做更好的決定,大腦會忘記不重要的小事或細節,反而專注在可使人做出更正確的決定的事物。
生痱滋幾乎人人都試過,更甚是生兩粒或以上的痱滋,簡直痛不欲生,眼前無論是什麼美食,都得說句「食龍肉都無味」,只希望快快康復!到底除了藥物,生痱滋時吃什麼食物可以令傷口加快復原呢?
踏入流感高峰期,一不留神便會「中招」。
夏季流感高峰期逐漸殺到!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發表的流感速遞,由 5 月 5 日至 6 月 14 日共錄得 65 宗因流感致命的成人個案!眼見身邊的家人、朋友相繼「中招」,反映流感的傳染性十分驚人。由於流感可引起嚴重併發症,大家須提高戒備,加強身體的抗病能力,若出現徵狀的話,更要及時作出治療。
說到消暑,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喝一大杯冰凍飲品,例如汽水、凍奶茶、冰沙等等。今天暫且不談這些飲品可能會因為高卡路里而容易致肥。這些冰凍飲品不單只有一下子的消暑效果,更會對腸胃做成刺激,容易令我們食慾更差,更感疲倦。 夏日消暑飲食首要避免含酒精、高咖啡因或辛辣的飲品和食物。它們會加快新陳代謝,而酒精更因會令我們血管膨脹,令我們感到「愈食愈熱」。其次是要避免冰凍食品,例如凍飲、雪糕、刨冰等。 大家聽到之後一定會問:「冰凍的食品不是能夠為身體降溫嗎?」但我們的身體不是一件死物,不會單純的冷熱中和。雖然冰凍食品入口時能令我們感覺很爽快,可是卻會令身體內部溫度下降,令身體啟動保護機制,促使體溫上升。結果吃的時候很爽快,吃完後熱得更厲害,出現惡性循環。 生氣會令體溫上升 既然平常吃的都不對,我們應該吃甚麼呢?飲品方面,我們應該多選擇接近室溫的涼水,那些剛從雪櫃取出的冰凍飲品,可以先放在室溫下讓它回溫才喝,這樣既解渴又不會刺激腸胃。 食品方面,我們可以多選擇夏天當造的蔬果,例如冬瓜、青瓜、檸檬、粟米等,這些富含營養及水分的食材,既可補充我們流失的礦物質,也能為我們消除疲勞及補充水分。當然,穿着淺色衣物及用溫水沖涼都可以有助散熱,令我們在夏日中更感舒適。 其實,最重要一點是要保持心境開朗,當我們生氣或煩躁時,會感覺特別熱,而當我們心情放鬆時,通常可以令體溫保持在較低的狀況,故此便有「心靜自然涼」的說法。 ▼夏天當造的蔬果如青瓜等,能消除疲勞及補充水分。(網上圖片) ▲夏日消暑飲食 , 首要避免含酒精飲品。(網上圖片) ▼天氣酷熱之下,消暑更要採用適當辦法。(網上圖片) source: http://www.metrodaily.hk/metro_news/%E9%86%AB-for-eat-%E5%A4%8F%E6%97%A5%E6%B6%88%E6%9A%91%E8%A6%81%E8%AD%98%E9%A3%B2-%E7%95%B6%E9%80%A0%E8%94%AC%E6%9E%9C%E9%99%8D%E9%AB%94%E6%BA%AB/
我們在雞蛋仔檔常見到的「馬芝蓮」( Margarine )便是植物牛油。植物牛油雖然有「牛油」兩個字,但其實它與真 ‧ 牛油毫無關系,當中更隱藏著健康風險。
冰凍嘅台式飲品往往就係致肥陷阱:一杯珍珠奶茶熱量相等於 2 碗飯,而 QQ 百香果綠茶就仲高過珍珠奶茶,一杯相等於 2 碗半飯架
Superfood 超級食物近年大熱,大家很容易就會聯想起在有機店或貴價超市出售的藜麥、羽衣甘藍、奇亞籽等等,彷彿要身體健康就要購買價值不菲的食物。事實上,我們身邊有不少日常食材都可以是超級食物,它們的營養亦不輸蝕,健康應該是不分貧富都可享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