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賀年糖果/餅乾/致癌物】餅乾是賀年熱門零食之一,無論送禮或自用都相當受歡迎。惟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上 60 款餅乾,結果發現全部含至少一種基因致癌物,並有 8 成半屬高脂、高糖或高鈉。不過,仍有 11 款餅乾獲得 4.5 星或以上總評,值得大家參考。
消委會餅乾| 11 款高分安全餅乾
- 萊家 Minis Cremkakao – Crispy Wafers with Cocoa and Chocolate Cream Filling
- 嘉頓 忌廉威化花生味
- Gastone Lago Wafer with Lemon Cream
- 麥維他 輕怡全麥消化餅
- McVitie’s Milk Chocolate Covered Crunchy Biscuit with an Orange Flavoured Cream
- Nabisco Original Premium Cracker
- CRICH Extra Virgin Olive Oil 10% and Rosemary Crackers
- Barilla Mulino Bianco Salted Crackers
- Huntley&Palmers Sesameal Original
- 瑞士達維他 奇亞籽藜麥味麥脆餅
- 冠華 水泡餅
消委會該次測試 60 款餅乾包括威化餅、消化餅、夾心餅及手指餅等,檢驗出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包括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及(或)丙烯酰胺,當中有 7 成半樣本同時檢出 3 種污染物。其中有 54 款樣本檢出含環氧丙醇,含量介乎每公斤 11 微克至超過 3900 微克,含量差距極懸;另外,有 55 款含丙烯酰胺,含量則介乎每公斤 32 微克至 620 微克。
消委會指環氧丙醇及丙烯酰胺含均屬基因致癌物,前者同時具有神經毒性、抑制生育能力及腎毒性,後者於動物實驗中顯示會引致生殖及發育問題。
消委會餅乾| 8 成半樣本高糖、高脂或高鈉
營養素含量方面,消委會發現 60 個餅乾中有 33 款屬「高脂」(每 100 克食物含超過 20 克總脂肪)、 13 款屬「高鈉」(每 100 克含約 600 毫克)、 27 款屬「高糖」(每 100 克固體食物含超過 15 克糖),高脂、高鈉或高糖樣本佔整體約 8 成半。消委會提醒市民食用餅乾「醫肚」時應注意健康風險。
消委會餅乾| 11 款人氣餅乾營養比拼
消委會餅乾|50款不含反式脂肪餅乾
餅乾中可能含有的反式脂肪,人體長期攝取會導致血管慢性堵塞,嚴重可引發中風、冠心病。為此, TOPick 整合了 50 款零反式脂肪餅乾名單,供大家參考。
梳打類

威化
夾心或曲奇餅

其他
據食安中心資料顯示,從食物攝取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以氫化植物油製成的食物。植物油經過氫化過程後,會由液體轉化為半固體或固體,而反式脂肪亦會同時形成,常見例子有起酥油(Shortening)和人造牛油。
餅乾貼士|營養師教睇營養標籤
營養師吳耀芬(Kathy)曾表示,由於半氫化油能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食物更加美味可口,加上成本一般較低,氫化油便被廣泛應用,如餅乾等酥皮食品都有半氫化油,亦因此會有人造反式脂肪。而按現時本港營養標籤制度,每 100 克含少於 0.3 克反式脂肪的食品,可在標籤上反式脂肪部分標示為 0 克。
Kathy提醒,市民選購餅乾食品時,除了可選擇反式脂肪為「 0 克」的餅乾之外,亦可避免選擇食物標籤上的食物成分中,含有氫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部分氫化植物油或植物起酥油(Shortening)等字眼的食物。
餅乾營養|兒科專科醫生:長期攝取反式脂肪或引發心血管疾病
兒科專科醫生張傑曾表示,反式脂肪對幼童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攝取會影響新陳代謝,堵塞血管,長期積累於血管內清不走,繼而引發心血管等疾病,建議家長為小朋友選購食品時,應避免買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
而心臟專科醫生梁達智亦曾稱,反式脂肪雖然有分為人造及天然,但兩者都會為身體帶來負面影響,若生活上長期攝取反式脂肪,積聚在血管內會難以排走,嚴重可引致冠心病及中風等問題。
他建議市民應盡量避免食用含反式脂肪的食品,而患有膽固醇高、血壓高、糖尿病的人士應盡量避免,即使是新陳代謝速率較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也不應輕視。
如小朋友年幼時已開始進食含反式脂肪的食品,長遠累積對血管的傷害,心血管疾病亦會更早形成。
Source: https://bit.ly/3WL6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