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對於小朋友飲食都有各樣的煩惱,包括吃得慢、不專心吃飯、揀飲擇食等,而偏食相信也是最大煩惱之一。
在醫學或營養學上,「偏食」暫無統一的定義,多指小孩對某一類食物表現出偏愛或厭惡,長期缺乏進食某一類型的食物可能造成營養不均而影響健康。
偏食的主因多來自行為和習慣,例如:
- 抗拒從未接觸的新食物
- 父母有偏食行為,表現出對食物的喜惡,令小孩有樣學樣
- 曾有不愉快的進食經驗,如被迫吃完不喜歡的食物形成心理壓力
- 沒有專注用餐,如邊吃邊看電視或手機
- 平日進食的食物種類單一,使孩子較少接觸新食物
- 零食雜食次數多,影響正餐胃口
小孩通常由 7 至 8 個月開始,對不同的食物出現喜好及厭惡,隨著年齡增長也會有愈明顯的表現,但性別上的差異不大。而以下幾種情況值得家長留意:
情況1: 兒童偏愛吃零食
進食高脂高糖的零食後,兒童對正餐的胃口大大減低,不但容易因零食而攝取過量的熱量和脂肪引致肥胖,更會令營養攝取不足而影響發育成長。
情況2: 兒童偏愛吃肉類而不吃菜
兒童因少吃蔬菜令肉類容易進食過量,而肉類含有較多的脂肪,短期會引致肥胖,長期而言當中的飽和脂肪含量高,可令血液壞膽固醇增加,影響心血管健康。
情況3: 兒童偏愛吃某類別食物的幾種
例如兒童只愛吃葉菜,而不愛吃蘿蔔、彩椒、西蘭花等其他形態及顏色的蔬菜,會令微量營養如維他命及礦物質的攝取不均,可影響身體發育及免疫力。
4招解決偏食問題
- 想改善孩子偏食的情況,首先可先作一個觀察紀錄,把孩子一星期的飲食記下來,檢視每天的食物種類是否包括了五穀、肉蛋豆類、蔬菜、水果及奶製品,如每個種類都各有攝取,則不用擔心營養不足;若發現某一種類食物經常拒絕進食或沒有準備,則需要找出解決方法。
- 盡量增加孩子接觸不同食物的機會,如在正餐中提供多種選擇,加入一些未曾接觸或暫時未願意吃的食物,同時以身作則,家長也一同進食。
- 用有趣的故事書說出飲食均衡的概念,並準備顏色豐富的食物及不時更改烹調方式。
- 另外,避免在飯前2小時內進食或飲用飲品,亦避免強迫兒童進食不接受的食物,應以耐性來增加進食機會。
Source: https://bit.ly/48GGK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