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餅無老婆,菠蘿包無菠蘿,咁雞粉究竟又有無雞呢?」這個問題,今日就讓我為大家解答。
「不加味精、不含防腐劑、比鹽更低鈉」,這是不少雞粉廣告的台詞,加上包裝上那一張活雞圖片,都容易令大家產生雞粉就是鮮雞精華的概念。可是,又有人說雞粉等於味精、吃了會對身體不好、應該盡量避免使用等。不同的概念在大眾間流傳,今天,就讓我為大家解構一下雞粉這種調味料。
首先我們從產品成份入手。以最常見的雞粉為例,它的成份為:鹽、麥芽糖糊精、增味劑 ( E621, E635, E631 ) 、粟粉、雞肉等。根據現有法例,產品成份須按含量比例依次排列,而雞肉排第五,即是說雞粉中雞肉成份含量比例並不高。
另外,成份中的增味劑 E621 代表谷氨酸一鈉 ( MSG ),即是我們常說的味精。而那些聲稱不含味精的雞粉,雖然不含 MSG 但同樣含有 E635,換句話說,它亦含有增味劑的成份。
現在讓我們看看雞粉的營養成份。不少宣傳廣告都表示雞粉的鈉含量比鹽低,而這可能使大家產生雞粉低鈉的誤解。消委會曾抽樣檢查市面上的雞粉,發現大多數產品鈉含量偏高,當中含量最高的鮑魚雞粉每 100 克已含有 21,600 毫克鈉。
雖然雞粉的鈉含量比 100 克鹽所含的 40,000 毫克為低,可是食用 3.3 茶匙便已超出世衛建議每日 2,000 毫克鈉的上限。因此,即使雞粉的鈉含量較鹽為低,但它仍屬於高鈉的產品。
雖然雞粉鈉含量偏高,而且含有人造調味料,但合法地添加在食物中的人造物都經過多方測試,確保食用的安全性。所以,只要適量使用,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
source: https://bit.ly/3B1fY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