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台灣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分享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病例,指一男子因為常吃炸物外賣,令腎功能年齡老化至 60 歲,之後戒吃油炸食物,即成功逆轉病情。今次就以營養角度解構油炸食物對身體的 4 大影響,有方法可以吃得健康一點!
我們對油炸食物的偏好是人類進化歷史的本能,高熱量食物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飢寒及讓大腦分泌出多巴胺啟動愉快的獎勵機制,而且油炸食物的香氣和誘人的金黃色也是廚師吸引食客的美味關鍵。然而,在美食的背後卻藏著身體對油炸食物的健康危機。
以營養角度解釋油炸食物對身體的影響:
1. 油炸使食物的熱量劇增
油炸過程會使食物吸收大量油脂,顯著提升熱量密度,如炸麵包的吸油率高達 80 %,即使低脂蔬菜經油炸後熱量也會翻倍。可想而知,即使進食的份量很少,由於熱量密度增加,長期攝入容易導致能量過剩,令體重漸漸增加。
2. 心血管系統損害
高溫油炸會產生反式脂肪,而反式脂肪會提高身體的壞膽固醇( LDL ),同時降低好膽固醇( HDL ),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反式脂肪攝取量應少於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的 1 %。以每日攝取 2000 千卡熱量的人為例,反式脂肪的每日攝取量應少於 2.2 克。一包快餐式及用菜油炸的薯條可含有 5 至 6 克反式脂肪,已經超過每日攝取量。
3. 營養素流失
在高溫煮食下,維他命 B 雜、 C 、 A 和 E 都有一定程度的流失。高溫油炸也會使蛋白質變質,蛋白質與醣分子結合形成「醣化蛋白質」,可能促進細胞老化與血管硬化。因此油炸會使食物的營養價值大幅下降,且增加熱量與有害物質含量。
4. 生成致癌物
澱粉類食品如薯條、「油炸鬼」等,會生成丙烯酰胺( 2A 類致癌物);肉類食品如炸雞則會產生異環胺和多環芳烴( 1 類致癌物)。長期大量攝取以上致癌物質,有機會增加乳腺、子宮、睪丸、口腔、甲狀腺、大腸癌等多種癌症風險。
為了減少油炸食物對身體的危害,有以下較健康的進食提議:
- 建議控制每星期內不吃超過 1 至 2 次油炸食物;
- 進食的同時,增加新鮮蔬果補充維他命 C 和其他抗氧化物,來減少心血管的負擔;
- 可以補充膳食纖維來促進油脂排出;
- 如家中有空氣炸鍋或焗爐,可以用來代替油炸,便能大大減少煮食的用油量。
Source: https://bit.ly/4o5Dj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