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頭小食讓人欲罷不能,魚蛋、燒賣、雞蛋仔都是不少港人的心頭好,但這些美味的背後往往隱藏著高熱量、高脂肪與高鈉的健康陷阱!今次請來認可營養師吳耀芬 Kathy 為大家拆解 8 款常見街頭小食的熱量陷阱,並建議進食次數及注意事項,讓你在享受美味時吃得更明智!
常見街頭小食熱量及營養價值對比 (表)
常見街頭小食 | 份量 | 卡路里 (Kcal) | 脂肪 (克) |
咖喱魚蛋 | 6 粒 | 75.6 | 2.4 |
魚肉燒賣 | 6 粒 | 293.7 | 13.7 |
碗仔翅 | 1 碗 | 123.2 | 1.2 |
生菜魚肉 | 1 碗 | 117.7 | 3.7 |
臭豆腐 | 1 件 | 164 | 12 |
蒸腸粉 (不含醬汁) | 1 份 (約 4 – 5 條) | 223.7 | 6.9 |
雞蛋仔 | 1 底 | 389.5 | 7.9 |
章魚小丸子 | 4 粒 | 150 | 5 |
香港常見街頭小食的隱藏健康陷阱
1. 咖喱魚蛋
咖喱魚蛋的卡路里和脂肪含量相比起其他街頭小食較低,是個較為健康的選擇。但需要留意 1 串 6 粒的魚蛋配上咖哩汁已含有 600 毫克鈉,已差不多達到食安中心建議每日不多於 2,000 毫克的 1/3。
2. 魚肉燒賣
許多人都覺得魚肉燒賣用蒸的烹調方法一定很低脂。事實上一串魚肉燒賣含有高達 13.7 克脂肪,即相當於 2.5 茶匙的油。因為製造商為了讓口感更香口,所以在內餡中加入了大量的肥豬肉粒,令飽和脂肪含量大增,多吃更有可能會令身體內的「壞膽固醇」上升,增加肥胖甚至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此外,有些人進食時配辣椒油亦會增加了脂肪含量。
3. 碗仔翅 + 生菜魚肉
碗仔翅和生菜魚肉當中的成份都是屬於低脂的食材製作而成,相對上較健康。但由於湯底加入大量調味料,如鹽、味精、胡椒粉和麻油等,因此小心鈉超出每日的建議攝取量。
4. 臭豆腐
豆腐是屬於低熱量和優質蛋白質。普遍街市買到的豆腐,每 100 克大約 82 卡路里及 3.7 克脂肪。而臭豆腐是用油炸而成,其熱量比街市豆腐多 2 倍,而脂肪則多出 3 倍。加上,這些油炸食物含有大量反式脂肪,使「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提高,令脂肪積聚在動脈壁上,從而變硬變窄,容易患心臟病和中風。
5. 蒸腸粉
蒸腸粉主要成份是米漿,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不少人進食時會配甜醬、豉油、芝麻、芝麻醬、辣椒醬等,令熱量和脂肪大大提升。一份混醬蒸腸粉大約 300 – 400 卡路里,相當於大約 1.5 碗飯。
6. 雞蛋仔
雞蛋仔的蛋漿是由雞蛋混合大量白砂糖、淡奶及食油製成,所以它也是「高脂」、「高糖」的熱門街頭小食。一底雞蛋仔已經有 1.5 – 2 茶匙油,佔成人每天脂肪攝取上限的四分之一。
7. 章魚小丸子
章魚小丸子主要成份是麵粉,但製作過程會添加大量油,而且會配上沙律醬和燒汁,因此需要注意脂肪和鈉含量。
建議進食次數及注意事項
街頭小食偶爾淺嚐不會令身體出現負面影響,同時亦建議在日常飲食中亦要維持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如果想食得健康亦可以少汁或走汁,並且與朋友分享進食,從而減少進食份量。另外,如果長期大量攝取過多熱量及脂肪的話,會導致過重甚至肥胖。而當中的飽和脂肪,更會令血液內的總膽固醇水平上升,從而增加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此外,街頭小食鈉含量相對比較高,因此建議腎功能較弱人士適量進食。
Source: https://bit.ly/4bodK0Z